蔡國強一直以來都因為爆破而遠近馳名,因此上過購物台、設計過煙火...但是幾次在報章雜誌上看到這些爆破的作品我都沒什麼感覺,反而對於其他的裝置有興趣得多,甚至因為要辦展接觸得頻繁了,我卻仍然不了解爆破的魅力何在?

很幸運的,上午先觀眾一步,去華山現場看了蔡國強新作《遊走太魯閣》的現場創作過程;雖然之前對爆破的作品沒有太多興緻,不過想到可以親眼目度爆破現場,還是相當期待。因為事關安全,所以入場前工作人員仔細叮嚀場內嚴禁煙火! 也不能飲食、使用手機和拍照,雖然我常常是拍照控,但是尊重創作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,不管欣不欣賞,都應該遵守主辦單位的規定,去參觀展覽千萬不要再偷拍照了啊!!

蔡先生的排場果然是很大,總共有40多個助手在幫忙,剛開始我還覺得明明4個人就能做的工作,何必搞這麼大?該不會等會要吊鋼絲入場吧!? 不過耐著性子看下去之後,才發現原來要炸出一幅作品,果然還是相當費工夫的。

首先是在將近20公尺的背板上鋪好預先刻好的紙模,在紙模上灑上第一層火藥,之後移開紙模,蔡先生再就灑好的火藥現場調整,即興的揮灑、塗抹火藥,還不時加上修剪過的小紙板附蓋在上方。火藥分成數種不同的成分,大小顆粒也不一樣,看著那張被恣意塗滿火藥末的作品背板,其實我根本看不出有什麼圖案。經蔡先生塗抹過的背板,上方被鋪上了半透明的蠟紙,再蓋上之前移開的紙模,而這都只是作品右半邊的2/3,在這大致完成的2/3上方,蔡先生又灑上大顆的火藥和引線之類的東西,最後將剩餘的1/3的背板,反過來重疊在上面。這些一層又一層的鋪、疊、再移開的動作非常花時間,因為作品太大,所以必須動用很多人一起幫忙,灑火藥也一樣費時,中間我一度恍神...

在坐了3個多小時之後,終於等到爆破的那一刻,真讓人興奮!! 引線一點燃,瞬間冒出火苗,工作人員撲上滅火,帶著熟悉硫磺味的煙霧也逐漸冒出...原來只有左半邊的作品比較多爆破的效果,而右半邊則是利用煙薰,那層層的紙板都是為了減低爆破的程度,減少火藥接觸到的空氣,以保留炸過的痕跡~

在層層的紙板移開之後,逐漸看到成型的作品,炸過的左半邊非常...漂亮,真的,火藥的痕跡與紋路有一種難以形容的美感;而右半邊的效果卻似乎不如預期,於是火引再度點燃,又是一陣煙霧瀰漫。完成後的背板一片片豎起,太魯閣的山洞、峽谷與壯麗的山勢竟然就在眼前,彷彿一幅水墨畫,實在太神奇了!! 我突然對蔡過強肅然起敬,他運用火藥的工夫已經爐火純青,才能控制得這麼好,用火藥炸出的太魯閣簡直是神乎其技!! 令人嘆為觀止!!

然後,我終於明白 魅力之所在。

 

蔡國強 泡美術館
臺北市立美術館
2009.11.21~2010.02.21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退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