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落格真的沒落了啊! 這屆都沒看到什麼心得文~但我頗喜歡這屆的展覽,加減寫一下......有空再補圖!

這屆的雙年展的主題是「劇烈加速度」,探討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及現代科技的衝擊。「人類世」是法籍策展人尼可拉.布西歐挪用科學家所提出的新地質紀元假說,意指當下這個新時代反映出工業革命以來,人類活動對地球體系的衝擊,包括全球氣候暖化、森林砍伐、土壤污染等,而最終已難以控制;人類是改變地球結構的主導者,也成為自身作為的受害者,藉此展思考藝術在這樣的處境下應如何做為。

以上是本屆雙年展介紹的官方說法,已經算是我看過以來最平易近人的一次,更簡單的說就是探索科技對人類生活造成的改變,因為主題貼近每個人的生活,所以內容比前兩屆有趣多了。

巴西藝術團體Opavivara!的《福爾摩沙慢活茶》,以「慵懶」的高反差,對應「劇烈加速度」的主軸。大廳懸掛著十六張吊床供觀眾躺臥,並可以任意以所提供的材料調配花草茶享用。開展至今我都沒機會上去嚐一杯慢活茶,真的很不慢活啊!

一樓的兩側迴廊現在像是加工廠,黃博志的《生產線-中國製造&台灣製造》從他出身藍領階級的母親發想,串起台灣、深圳兩地產業外移又回流的歷程。他從深圳運來上一個展覽的藍襯衫半成品、請母親在現場縫製完成,觀眾只要穿上襯衫十五個小時、成為作品的一部分,就可把襯衫帶走。

我也參加了活動變成展覽的一部份......換購到的襯衫,是純棉的喔~還有藝術家簽名~

另一側彭泓智以3D列印創作的《諾亞方舟》,是透過3D列印,一塊一塊印出來再拼湊而成一艘長達8米扭曲變型的大船,所有零件都在現場製作,將花費近四個月展期的時間列印。「諾亞方舟經過大洪水,好像上帝懲罰人類,像上帝的手這樣子把船扭曲,隱喻人類加速工業文明對環境的迫害,如今嘗到氣候劇變的苦果。」3D列印還滿新奇的,但本人對這作品沒fu~

日本藝術家工藤哲巳(已故),用人造粘土、塑膠、棉花等材料做出恍如鳥籠、花園的微型世界,但細看則是幾近腐敗的物件,很直白......但我欣賞他的創作理念。

吳權倫的《沿岸採礦》是在海邊撿的風化垃圾,但乍看真的以為是天然的石頭,超像! 「它們有近似天然產物的外表,實際上卻是不容於自然的石化材料。」,牆上的東西我有些不知所云,但裝置這件我有喜歡。

英國藝術家Nathaniel Mellors的《尼安德塔人容器》。是在白色枱面上放著兩顆「人頭」:一顆是毛髮很長的原始人,另一顆則是想像出來的未來人類,兩顆頭會進行激烈的對話。Mellors認為「現代人與原始人的相異之處愈來愈少」,無論科技如何變化,人的本質依然不變,就像那兩顆「人頭」,它們的外表毫無相似之處──一個似是深山野人,代表過去;另一個可比科學怪人,代表將來,當它們「開口說話」時,兩者還是可以溝通。這我也有點fu,個人覺得兩顆人頭比房間裡的錄像有力!

比利時藝術家Peter Buggenhout藝術家刻意去除媒材的象徵性,用了很不科技的廢棄工業材料,製作三件大型雕塑,實在很像是棄置的垃圾,還有股異味,所以我始終不是很想靠近那區。至今對那件作品還是似懂非懂......

 

2014台北雙年展 劇烈加速度

arrow
arrow

    退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