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我去看了有生以來我看過最貴的電影-TWD545,其實電影票很便宜,但坐回家的計程車費很貴....
在金馬影展的手冊上看到這部電影時,我就抱著非看不可的決心訂了票-儘管我討厭一個人看電影,而且要半夜才能回家。

算是去朝聖吧!聽過太多次這部電影的名字,對它充滿好奇;但事實上,這絕不是一部可以娛樂心情的電影,而我確實也沒真的看懂,這部電影完全無法單純的以「好看」或「不好看」來評斷,與其說這是一部電影,我覺得那更像是一件藝術作品。

電影的步調非常緩慢,160分中的片長考驗著觀眾的耐心,開頭黑猩猩人猿那段一度讓我懷疑在看discovery,電影中的對白很少,幾乎不帶情緒的色彩,話說得最多的,反而是掌控太空船的電腦HAL,我猶記在看「AI」和「變人」的時候熱淚盈眶,但是當面對HAL和逐漸在星際中變小而消失的POOLE時,HAL和DAVE的求生的意志相互糾結,我心底冒出的是一絲寒意~

不知為何,我對主角從小艇中踏出時,太空衣帽子上的圖案印象非常深刻,那是一對眼,就像是許多昆蟲身上的花紋-為了瞞騙他們的天敵-鳥;當時的配音僅有沉重的呼吸聲,初緩而後急,我不禁跟上那呼吸的節奏,頓時感受到生命的渺小,Kubrick在如此細微的地方,都不忘提醒生命演化的過程。緩慢的電影步調,讓人在每一幕都有思索的機會,但我腦中卻一團混亂,理不出任何頭緒;甚至到我坐上計程車之後,都還沉重得無法回神。

Kubrick的思維跳得太快,我幾乎無法趕上,雖然靠著網友們的評論才勉強理解內容,在觀影當下我仍然覺得震撼,這40年來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,其實早在1968的太空漫遊中都陳述過了,Kubrick呈現的手法也讓我訝異,在今日的電影裡絕對難以見到,更何況是40年前。電影配樂一向容易主導觀眾的情緒,Kubrick配樂的方式與我過去一慣的經驗大不相同,聽著藍色多瑙河,太空船彷彿就在整個宇宙中迴旋。而特效和場景的展演也讓人驚嘆,總覺得最後那房間的景象像是個裝置藝術,更有好些場景讓我有似曾相識的感受,我猜那是來自於印象中許多的藝術作品,而那些作品的主人絕對也曾朝聖過這偉大的電影。

太空漫遊談過去也談未來、談文明也談災難、談生命也談智慧,這電影太奇妙,也引起我對Kubrick的興趣,我終於知道這導演之偉大在何處。如果有機會,我會再試著靠近。

延伸閱讀:flash電影解讀 http://www.kubrick2001.com/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danzig744/4023428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退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