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館內自辦的展覽,因為沒接觸這展場,我一直很在狀況外,不過開展之後看了一下,覺得還挺有趣的,以觀眾的角度來說確實是我喜愛的展覽。
展品正如主題,是與建築相關的藝術作品,不論是裝置、畫作、攝影或雕塑。
我非常喜歡劉國滄的《墟,天井》,恍如一間俯視的房間 卻改變了立足點,坐在椅上的觀眾經由投影成為站在房中的角色,很有趣的觀賞角度,而我也是第一次從自己的頭頂看自己。不知道所謂靈魂出竅是不是就這樣?


王為河曾是我大學時愛極了的建築師,那時非常著迷於他的築巢建築,這次有好些他的作品,今日有他的導覽卻沒精神跑這一趟,小小遺憾~
《紙上建築》局部

游本寬的《台灣圍牆》感覺很不賴,展場狹長的走道確實營造出了圍牆的感覺,我喜歡展場中的這種空間。

胡坤榮的斜牆當初溝通了好一陣子才摸清楚,為此還特意做了模型,不過我至今仍不了解那兩個角度的傾斜意義何在?

朱鈞做了個超大型的七巧板掛在牆上,另有9組金屬板歡迎觀眾動手塑一個空間,小朋友總是玩得不亦樂乎,其實滿有大一在做基本設計的味道。

洪天宇的《觀音四韻》簡單明瞭,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作品中的意圖,那是一種感慨吧! 突兀的白色正是環境的失調,那樣的留白著實讓人心驚!

周成樑的小雕塑很是可愛,有一種立體插畫的趣味性~


這展覽一直讓我聯想到大四的畢業設計,我根本覺得我跟S的作品也滿適合擺上這展場,可惜我倆都不是藝術家:P




不設防城市 藝術詮釋人與建築 
2008/04/02 09:36【吳垠慧台北報導】

透過藝術家的眼睛來看建築,總是會有許多有趣的聯想與創意。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「不設防城市:藝術中的建築」,呈現的就是藝術家詮釋的人與建築的關係。

「不設防城市」來自義大利導演羅塞里尼(Roberto Rossellini)一九四五年執導的電影《不設防城市》(Rome, Open City)。策展人張芳薇表示,這部電影描述的是一九四四年,羅馬在德國納粹統治下的情景。導演以拍攝陰沈灰暗的羅馬大街、教堂和破舊的民居,從這些破損的建築和城市景觀,暗示動盪不安的時代。「建築在這部電影當中,變成一種象徵。」

當代藝術家在作品中呈現的人與建築間的關係,往往讓現代人對照於現代建築的高聳、冷峻,顯得孤寂渺小。如藝術家周成樑的《巷弄中的人物》,畫出人在高樓下行進的身影。陳順築則拍下老家澎湖的廢棄建築,像是為這些被棄置的建築哀悼不已。攝影家陳伯義和游本寬,則記錄了因地震崩塌的廟宇以及各式各樣的建築外牆。然而,建築也可以是一種裝置藝術作品的結構特性。

像莊普的裝置《耳朵與尾巴》擺在展場入口的地上,由三個白色的大半圓造型組成,這是莊普在
日本駐村時,在當地看到野生狐狸得到的靈感。這三個半圓體中,其中一個半圓搭配兩株松柏盆栽,就像狐狸耳朵一樣突出於半圓,內部放著一只睡袋。另一個半圓體,盆栽則像尾巴一樣穿出,內部則放著鐵盆和橘色的水管。還有一個則掛了鍋碗瓢盆和拖把。雖是借用狐狸造型,但說的是「人在居所中要做的生活瑣事」。

延伸閱讀:評北美館不設防城市展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退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